对抗抑郁和焦虑:古老灵修传统与现代心理学的共识

抑郁和焦虑在当代世界流行,也是这些年我非常关注的话题。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,不论是古老的基督教灵修传统,还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科学,都提出过同一个建议:走出自我。既要在心思意念上转向他人,也要在物理上离开自己的椅子。以下四种观点分别来自一位东正教神父、一位天主教主教、一位临床心理学家、一位精神病学教授。

(Fr. Paul Truebenbach)

东正教神父Paul Truebenbach说,人越是关注自我,就越是加深各种心理问题。他说抗击抑郁和焦虑的关键在于,别只是活在自己的观念里,别总是关注自己,也别总是依赖自己。每当有教友向他寻求灵修建议时,他总是提出四点建议:

1. 运动。每天至少做30分钟的运动。不少科学文献都指出,这样做的效果几乎等同于药物治疗。

2. 去做一些跟建造、修理、清洁相关的事。总之是可以让你立即看到劳动成果的事情,比如整理房间。

3. 祈祷。每天至少半小时,推荐Jesus Prayer,圣咏集也很好,不要只是机械念诵祈祷词,要与基督相遇。

4. 去做一些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,不论是你的另一半,还是别的人。为他人而活。

神父说,做到这四件事,很多人都会从这些精神问题中走出来。

(Archbishop Fulton Sheen)

天主教的Fulton Sheen主教曾在五十年代的一档广播节目中说,面对深陷存在主义危机的人,他通常都不建议他们直接祈祷,因为这种状态离祈祷还太远。他给出的建议是:“出去帮助你的邻人。陷入生存焦虑的人只为自己而活,在自己的心思周围筑起了堤坝。……摆脱这种困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爱那些你看得见的人……去探访病人,照顾穷人,治愈被遗弃的人。一旦这么做了,你也会破壳而出。你就会发现他人并不是萨特所说的地狱,他人是你的一部分,也是上主造物的一部分。”

(Dr. Jordan B. Peterson and Bishop Robert Barron)

临床心理学家乔丹·彼得森在跟巴伦主教的两次交谈中都提到:“心理文献说,过度的自我意识(self-consciousness)和精神上的痛苦在概念上是无法区分的;它们占据相同的语义空间。巴伦主教同意这种观点,也指出圣奥古斯丁(St. Augustine)对“罪”(sin)的一种定义就是“人完全转向自我”

彼得森在一期Lex Fridman的访谈节目中说,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临床抑郁症,也不需要药物治疗,他们只是没有搭建起良好的生活。比如没有亲密关系,跟家人的关系一团糟,没有朋友,没有计划,没有工作,或者在工作之外把时间花在破坏性的事上,比如各种成瘾行为。他们不参与周遭的社群,也没有任何支持系统。彼得森说:“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方式就是,帮助他选择一种搭建生活的方式,比如交一个朋友。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件事,哪怕从学会打招呼、握手、自我介绍开始。”

(Dr. Anna Lembke)

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教授Anna Lembke上Andrew Huberman播客时说:“当代主流叙事一直鼓励人找到自己热爱的事(find your passion),仿佛一旦找到就能立马成功,而不成功则是因为没找到。”人在寻找自己热爱的事时,势必极度关注自我的感觉,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向内的探索。Lembke认为这种叙事是错误的。她接触过很多最终摆脱重度成瘾行为的人,从他们的经验中学到的是:“别再寻找你毕生所爱的事了,该做的是环顾四周,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是需要立即去完成的,不必是一件宏伟大事,可能只是去把垃圾倒掉而已。总之别再关注‘我和我的意志’,而是看看我在这一刻被召唤着去做的是什么事情。这会让人如释重负,因为你不必去寻找那份完美的事业,也不用觉得找不到就注定一生不快乐。你需要看看你已经被给予的人生,你身边的人,看看出现在你面前的那些工作和事情,然后带着谦逊的态度,用朴素的、体面的方式去做这些事,一天一天地活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