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会:信仰宝库的守护者

著名科幻作家、生物化学教授、无神论者艾萨克·阿西莫夫曾说:“假如解读得当,圣经便是有史以来促成无神论的最大力量。”1在他看来,圣经里的上帝看上去如此残忍、暴虐,蛮不讲理,任何人只要自己看看这些白纸黑字的记载,自然就不会信基督教了。这样的说法,基督徒自然不会同意。可是为什么同样是阅读圣经,有的人看到的是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造物主,有的人只看到一个暴君?究竟哪种解读是正确的,谁又有权确立正统的解读呢?这些问题曾经困扰着我,也为我最终意识到天主教会的重要性铺平道路。

我在大学期间第一次接触基督教。大学毕业后,我在一个新教教会受洗成为基督徒。十二年后,经过一番探索,我回到了天主教会。说“回到”是因为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时脱离天主教的许多派别的总称。使我转变的理由之一,就是意识到接受教会权威的必要性:如果把基督教信仰比喻为一个信仰宝库的话,教会相当于一个仲裁者和守护者,告诉我们信仰宝库里有什么,没有什么,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宝库。回到历史中了解圣经新约和基督教教义的形成史后,我意识到有两个史实可以帮助我看到,教会权威对于保证所有基督徒走在正道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在展开史实前,有必要定义一下这里所说的教会是什么意思。基督曾经对使徒彼得说:“你是彼得,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,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”(Matthew 16:18,和合本,下同)。圣经里用多种比喻描述教会,比如基督的身体、基督的新妇、葡萄园等,也说教会是“真理的柱石和根基”(1 Timothy 3:15)。本文探讨的是基督建立在彼得这块磐石上的,能够守护真理的教会职能。这并不是说,教会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仲裁真理。天主教会认为,以彼得为首的使徒及其传人(即教宗和与他共融的主教)这个团体,在信仰的真理上发声时,因受圣灵带领,是不会有谬误的。这也不是说使徒及其传人在其他言行上不会出错——这点从新约时代至今已有无数证明,这里不再赘述。

今天的新教朋友往往会说,我们只需要自己解读圣经就能明白真理,不需要额外的权威来定断哪种解读正确。这种观点有两个问题。一是这就使得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对《圣经》的无神论解读跟任何一位基督徒的有神论解读同样“有理“;但二者截然相反,不可能都正确。二是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基督教历史上前1500年对信仰的理解,从两件史实中可以看出来。

首先,没有天主教会在大公会议上的的仲裁,就不会有今天的新约圣经。基督没有留下任何著作,一直是口头教导使徒。他受难、复活、升天后,见证这一奇迹的使徒开始把这好消息四处传扬。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形成了新约的各个文本。新约里最早的书卷是保罗写给各地教会的书信,大约成于一世纪中期。四福音书、使徒行传和启示录要到一世纪中晚期才写成。到了二世纪,各地开始流传许多宣称是其他使徒所写的福音书和书信,真伪莫辨,信众无所适从。早期教父作为使徒的传人,根据自己所领受的教导,扮演了鉴定文本的角色。已知最早的新约书目见于公元170年左右的《穆拉多利残篇》,其中列出的书卷比今天的少,同时多出一卷彼得启示录。此外,二世纪的教会里出现的马吉安(Marcion)派只接受路加福音和保罗书信,而艾俾欧尼派(Ebionites)则只接受玛窦福音,拒绝接受任何保罗书信。当时不同基督徒群体在新约究竟应该有哪几本书的问题上存在分歧

直到四世纪,在希波会议和迦太基会议上,教会才正式将新约定典为27卷,在西方教会沿用至今。可以说,正是在教会的仲裁权柄下才产生了新约正典,否则,连新约里应该包含哪些书卷都会使人争论不休。事实上,路德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,将7卷旧约降级为次经,后来的其他新教派别直接将这7卷除名,都说明给圣经定典本身一定需要某种经文之外的仲裁者。从天主教视角看,这个仲裁者应该是有圣灵守护的教会,而不应该是任何个人。

另外一个史实是,在一些核心的神学问题上,单看经文时,早期不同神学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,历经数个世纪的辩论,教会最终在多个大公会议上才逐一确定相应的教义。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“三位一体”。这个词语没有直接出现在圣经经文中,而且确定这个教义之前需要先确定一些更基本的教义,比如基督是天主、圣灵也是天主。这两个被今天所有基督徒视为理所当然的道理,在早期教会里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其符合圣经。四世纪的亚略派(Arianism)支持者否定基督的天主性,在教会内掀起巨大争议,直接导致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5年召开尼西亚大公会议,以解决神学冲突。会议上否定了亚略主义,肯定了基督的天主性。公元381年又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,肯定圣灵的天主性。这才确定了三位一体的正统信仰。即便是这样,亚略派的追随者也没有就此认输,他们也强烈认为经文依据明明是向着自己的,于是仍旧在各处活跃。君士坦丁大帝临终前领洗,为他施洗的正是一位亚略派主教——可见亚略派的势力多么强大。直到七世纪,亚略派才基本从罗马世界消失。这个例子也说明,脱离了教会的仲裁,单凭各人解经的话,即便是在最核心的教义上也难免出现持久不息的分歧,而且这种倾向在教会初期就出现了

综上,每一位接受新约有27卷、三位一体是正统教义的基督徒,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教会的仲裁权威。教会在行使这种仲裁权时,并非“凌驾”于圣经之上,而是在圣灵助佑下,把真正属于信仰宝库的部分明确地指出来,同时摈弃不属于其中的部分,以确保真理一丝一毫都没有增损。这样即使在教会内出现争议时,信徒也不至于无从分辨真道和歧途。几乎每一次教会召集主教会议,都是为回应教会内出现的重大分歧和挑战,从而将信仰宝库中相应的道理和实践以更清晰的方式阐明。这种重要的会议还有几次。

公元八世纪,教会内在是否可以为天主造像上出现了分歧。反对者指出十诫中“不可造像”的诫命,支持者认为天主后来在基督身上取了人的形貌,基督信仰已不再禁止造像了。公元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,肯定了圣像的重要性,认为图画确实有助于加深人的虔诚,但也指出不可崇拜圣像。后来欧洲教堂艺术的蓬勃发展,各种雕像、壁画、彩绘玻璃窗得以保存,都得益于这次大公会议。这些艺术杰作成为教会传统的一部分,仍在不断以自身的美吸引人瞩目超性的美——天主

时间到了公元十二世纪,教会里出现了卡特里派(Catharism),他们否认弥撒上的圣体是基督真正的身体;又出现了瓦勒度派(Waldensian),他们也认为饼和酒只是基督身体的象征。但是“基督真实地临在于饼和酒里”是基督徒从使徒时代起就坚持的信仰。公元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上,教会重申圣体即基督真实的身体,并确定饼酒的“实体转变”(transubstantiation)为正统信仰。今天在任何一台弥撒上,都可以从主祭神父和辅祭的言行与态度中感受到十分的恭敬,不论是奉香、深鞠躬、亲吻祭台、洗手、摇铃,还是单膝跪礼,都是因为教会相信,祭台上的饼酒,一经祝圣,就是基督真实的身体了。同样出于尊重,信徒若有大罪在身而没有告解,不会上前领圣体。

1517年,德国神父、奥斯定会修士马丁·路德掀开宗教改革的序幕。他提出一系列主张,其中有一些是针对教会内的腐败现象,比如买卖圣职、使“全大赦证明书”(又译赎罪券,但这种称法不准确)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金钱交易等——当时教会里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看得出,教会内的确有很多亟需纠正的乱象。但路德还提出了一些主张,直接挑战传统教义。比如,他认为圣经应该是确定教义和信仰实践的唯一权威,即“唯独圣经”。根据他对圣经的解读,他又提出“唯独因信称义”的神学观点,并认为传统的七件圣事只应保留洗礼和圣餐。他还降低7卷旧约的地位,拒绝“实体转变”说,拒绝教宗权威,拒绝接受弥撒是一种祭献等。

为了回应路德和其他改革家提出的主张,教会召开了史上最重要的大公会议之一:特伦多大公会议。这次大会从1545年开始,前后持续18年。会议有两个目的,一是澄清教义,二是进行内部改革。

特伦多大公会议的主要决议如下:重新肯定旧约有46卷,包括被路德视为次经的7卷;澄清并肯定七件圣事,即圣洗、坚振、圣体、忏悔、病人敷油、圣秩和婚配;重新肯定圣体中的“实体转变”;肯定弥撒是祭献,不只是纪念活动;肯定圣经和圣传同样重要;肯定教宗的权威;肯定礼敬(dulia)圣人、圣像、圣髑的敬虔行为,同时将其与对天主的崇拜(latrina)做出明确区分;重申“因行为称义”是异端,重申救恩来自恩典,同时拒绝“唯独因信称义”,因为经上说“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”(James 2:17)。

在改革方面,为整顿当时西方教会里杂乱的弥撒礼仪,会议颁布了作为标准的特伦多弥撒;要求主教居住在自己的教区里,从而杜绝一人同时做多个教区主教的行为;打击神职人员中奢靡的生活方式、腐败和裙带关系;敦促教区加强对神职人员的培训等。至于宗教改革的导火索——“全大赦证明书”的滥用问题,特伦多大公会议提议禁止将大赦与任何金钱交易挂钩,教宗庇护五世在1567年正式批准。2

到16世纪末,当初引发宗教改革的教会内部腐败问题基本消失了,教会对教义和礼仪实践也做出详细澄清。但因为各种原因,非常遗憾的是,分裂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。天主教和新教各教派就此分道扬镳,至今没有合一。

五百年来,新教内部因为解经上的分歧,又持续分裂成为诸多教派和团体,似乎让合一的希望更为渺茫。但分裂只是问题的一方面,还有一方面是新教从此少了一些圣事、礼仪和实践,在救恩等重大神学问题上的观点也与传统观点不同。我不认为少了这些圣事、提出新的神学观点是让基督教变得更纯粹了,相反,这让新教徒无法接触到基督留下的完整信仰宝库,也让信徒更容易在各种持续的内部争议中迷失方向

假如能够接受教会的权威,就不难看到:教会在四世纪定断新约里应有27卷书、三位一体为正统信仰、在8世纪肯定教堂艺术、在12世纪重申圣体中的真实临在、在16世纪再次肯定七件圣事、反对唯独圣经等,都是在圣灵的助佑下履行信仰宝库守护者职责的体现,一以贯之地为各个时代的信徒提供活出信仰所需的必要指引,以及最圆满的资源。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——引导所有人走向天主。而我们之所以相信,这个建立在彼得这块磐石上的教会不会在信仰的真理上步入歧途,正是因为基督亲口说过,“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”(Matthew 16:18)。

注释

  1. Isaac Asimov (1995). “Yours, Isaac Asimov: A Lifetime of Letters”, Doubleday Books. ↩︎
  2. Rev Fr. H. J. Schroeder, O.P. (1978). “Canons and Decrees of the Council fo Trent”, TAN Books. ↩︎